区慈善总会创新慈善救助“造血”机制 力促社会和谐
5月24日上午,2012年全区慈善教育再就业培训班第二期结业暨第二届“爱心大姐金牌月嫂”技能展示在区爱心大姐服务社举行。工委(区委)副书记、纪工委(区纪委)书记曹峰,区慈善总会会长张元禄,区慈善总会副会长张东光,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薛英俊,区妇联主席孟庆波、副主席刘晓平出席仪式,慈善教育再就业培训班第二期毕业学员、获得第二届“爱心大姐金牌月嫂”荣誉的代表参加了仪式。仪式由孟庆波同志主持。
仪式上,出席活动的领导同志们为第二期月嫂、育婴师培训班毕业学员颁发了毕业证书,为获得第二届“爱心大姐金牌月嫂”的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金牌月嫂代表张秀云作了表态发言。出席活动的领导同志们饶有兴趣的观摩了第二届“爱心大姐金牌月嫂”技能展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区慈善总会积极探创新善救助方式,根据新时期、新特点,充分结合我区实际,改变以往单纯金钱、物质救助方式,变“输血”为“造血”,联合区妇联及时开展了“慈善教育再就业培训”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生活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对低保户家庭、烈军属家庭、残疾人家庭中失业人员免费进行再就业培训,分别开设“月子护理员”、“育婴师”和“家政服务员”等专业,邀请青岛市爱心大姐家政服务社专业老师进行理论课程讲座和实际操作辅导,学习结束后,由青岛市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对学员进行考核、鉴定,对鉴定合格的学员颁发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颁发青岛市爱心大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上岗证。
自2009年6月至今,区慈善总会先后投入善款36万多元,按照每人800元的学习费用,免费培训学员660人,考试合格率达到98%以上。据统计,共有627人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月工资在2000元至5000元不等。通过实施“慈善教育再就业培训”项目,不单单是使她们掌握一技之长、解决她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一个人的问题,乃至一个家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政府解决了社会问题,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该项目先后在《中国社会报》、《人民政协报》、《联合日报》、《山东侨报》予以刊载,引起较好的社会反映。2011年,在由青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的“大爱青岛•慈善十年”庆祝活动中,该项目被评为“十大优秀慈善募捐救助品牌”。